人文經典研讀計畫設立要旨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有鑑於經典研讀」在人文領域之重要與不可或缺性已愈獲重視,並期盼以經典教學來重振大學教育之人文精神、拓展多元文化之共識,近年來多致力於人文經典研讀」工作的推展。特於102學年度吳冠宏教授所主持之「言志與抒情的交響」經典研讀課程計畫既有之穩固根基上,由劉惠萍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以「話語的流動」為主題,整合該系史籍與通俗文學等領域之師資,通過103年度「教育部人文藝術及社會學科經典研讀課程計畫」補助。

  課程研讀計畫大致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研讀能力之奠基」,主要先透過吳儀鳳教授於大學部一年級所講授之「俗文學概論」課程作概念奠基;第二階段則為「經典內涵之深究」,更進一步透過分由魏慈德教授、賴芳伶教授大學部二、三年級所開設之「史記」「紅樓夢」二課程,以兩部中國古代正史、小說的經典、顛峰之作,提取中國古代經典「話語流動」的特徵;第三層為「經典意義的延展」,則由王文進教授、劉惠萍教授分於碩、博士班講授之「三國學專題」「神話學研究」、「中國神話研究」三門課程,引領研究生探析、推衍中國古代經典「口傳/正史/小說」、「想像/紀實/虛構」之對話、互文現象。並將依照各課程之不同,邀請對經典具有精深學養之專家學者蒞校演講。希望能藉由課程的執行與相關學術活動之推動,拓傳統中國語文學研究的空間,並啟發同學更多在地關懷及全球視野。

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演講紀錄】鹿憶鹿-死與再生-試論洪水神話的漂流情節


死與再生-試論洪水神話的漂流情節

鹿憶鹿先生2014年12月02日東華大學演講紀錄


鹿憶鹿教授






  鹿憶鹿教授首先提到關於自己寫作《洪水神話 : 以中國南方民族與臺灣原住民為中心》一書的緣起。西方研究者因為基督宗教中挪亞方舟故事的關係,在神話研究中容易注意到洪水神話,著名的人類學家弗雷澤很早就注意到台灣原住民的洪水神話,但資料不多,雖然弗雷澤曾經提及,但整體來說,西方研究東方的神話時多注意到東南亞一帶的洪水神話,對於台灣和中國大陸南方民族極少觸及,這是為什麼鹿教授要寫作《洪水神話》一書的原因。

主持人劉惠萍教授
  回到今日的主題上──「死與再生」,特別關注在洪水神話中漂流的情節。談到「漂流」,近年立刻聯想到的就是李安的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鹿教授也說到這部電影讓她產生許多共鳴。
緊接著鹿教授切入今日的重點:死亡與再生二者之間有著依存關係,在神話中死亡不是終結,而是為了復活而做的準備。





  王孝廉先生在中國的神話世界討論創世神話的時候過一種「原型回歸」的神話類型,廣泛的出現在許多不同民族神話中,這種神話類型又稱為「祖型回歸」。

原型回歸中心母題不外乎:
一、天地開闢
二、神造人類萬物
三、宇宙洪水
四、萬物死絕,僅二人得救,此二人通常是兄妹或姊弟(超自然神靈的選民)
五、近親相姦(再生人類的神婚行為)
六、宇宙秩序復舊,圓型循環的完成

  鹿教授依著這六個概念分別作介紹,對於其師王孝廉先生,除了有所繼承之外,更有許多不同的意見,這些師生之間的意見相左,是此次演講格外精彩之處。
兄妹婚在阿美族神話中很普遍,在整個南島民族中都可以見到。但是「兄妹」一詞是漢族自行翻譯的,如果我們回到南島民族的神話,其實就是同胞、手足的概念。鹿教授提到,她不太將兄妹婚看作是所謂近親相姦,在神話中,兄妹結婚可能生下各種非人的東西,這並不稀奇,近親不能結婚是現代的觀念,在年代不算久遠的《紅樓夢》裡,不管賈寶玉娶的是寶釵或黛玉,都是近親。親上加親的觀念由來已久。如果沒有很細究的話,兄妹近親到底近到什麼地步,在神話中也未能說明。總而言之,這兩人的結合再生人類,事實上是一種神婚的行為。

  鹿教授舉了多個台灣原住民的洪水神話作為例子,以阿美族為例:太古時在馬蘭社南方山上,男女二神為太巴塱等社之祖。他們生有子女六人,其中兄妹在大水時乘長方形臼中,漂到奇密社北方山上,因為再無人類,二人結為夫妻。……後來所生多優秀子女,遂為今日阿美族各社之祖。

  神話中的木臼其實就是方舟的概念,在不同民族的洪水神話中各有不同的替代物,藏族有些神話的避水工具,是餵豬用的木槽。

  西方的洪水神話是延續著人的原罪的概念,神懲罰人的罪惡,但是在東方的神話中沒有這種概念。鹿教授接著又舉了賽夏族、布農族、排灣族等神話,以排灣族為例,水後沒有東西吃了,從天上掉下來粟種,試取一粒炊煮,竟成滿滿一鍋。而布農族在洪水後取火,除了丟掉火種之外,有一部分說到他的新生,因為洪水的沖刷而有了耕種的土地。原住民的洪水神話,並不是人的原罪被神懲罰的概念,而是再生新生的概念。這些神話不太會提到死亡的事情,鄒族布農族的洪水反而是好事。洪水是新生的開始,和毀滅反而沒什麼關係。這一點給我們相當大的啟發。

  死與再生是許多神話的主題,古代人相信為了使一個狀態產生變化,必須破壞現狀,由現狀的破壞而產生和引導出另一個新的狀態,生命也是如此,死亡是斷絕現實時間而回歸另一永恆時間所必經的過程。兄妹沒被淹死似乎不是偶然,而是出自天神的選派。沒入水中的浸禮,並不等於進入最終的毀滅,而只是暫時地進入朦朧模糊中,隨後則是新創造、新生命或新人。

現場提問踴躍,其中有一同學問道
問:為什麼會有毀滅的過程,是不是對現況的不滿?

同學提問

答:學者的看法是這樣,有的認為是洪水完全是一種想像。人類不可能全部毀滅,這和自然界現象是不符的,像赫胥黎和佛雷澤的概念就不一樣。佛雷澤認為這可能是災難的記憶,可能曾經有過災難,有過洪水。
  像是前幾年東南亞海嘯,或是像日本三一一那種情況。我自己個人的想法裡面,我認為是不是他有一種不滿然後毀滅,我倒是沒想過這種狀況,這是蠻有趣的想法。我個人只能再想一個情況,我曾經和同學討論過一個問題,到底洪水這個毀滅性的情況,是不是有真實的毀滅。其實不是地球暖化地球會完蛋的毀滅。對一個村子來說,家門口的馬路被淹沒了就是毀滅了,對我們的家來說就是毀滅了。對人來說,是他所能夠意識到的世界被毀滅了。以前所謂的毀滅我會把它做一個比較保留的詮釋,他所謂的毀滅和我們理解的是有差距的。並且災難可能被恐懼給誇大。

鹿憶鹿教授(右)與主持人劉惠萍教授合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