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經典研讀計畫設立要旨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有鑑於經典研讀」在人文領域之重要與不可或缺性已愈獲重視,並期盼以經典教學來重振大學教育之人文精神、拓展多元文化之共識,近年來多致力於人文經典研讀」工作的推展。特於102學年度吳冠宏教授所主持之「言志與抒情的交響」經典研讀課程計畫既有之穩固根基上,由劉惠萍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以「話語的流動」為主題,整合該系史籍與通俗文學等領域之師資,通過103年度「教育部人文藝術及社會學科經典研讀課程計畫」補助。

  課程研讀計畫大致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研讀能力之奠基」,主要先透過吳儀鳳教授於大學部一年級所講授之「俗文學概論」課程作概念奠基;第二階段則為「經典內涵之深究」,更進一步透過分由魏慈德教授、賴芳伶教授大學部二、三年級所開設之「史記」「紅樓夢」二課程,以兩部中國古代正史、小說的經典、顛峰之作,提取中國古代經典「話語流動」的特徵;第三層為「經典意義的延展」,則由王文進教授、劉惠萍教授分於碩、博士班講授之「三國學專題」「神話學研究」、「中國神話研究」三門課程,引領研究生探析、推衍中國古代經典「口傳/正史/小說」、「想像/紀實/虛構」之對話、互文現象。並將依照各課程之不同,邀請對經典具有精深學養之專家學者蒞校演講。希望能藉由課程的執行與相關學術活動之推動,拓傳統中國語文學研究的空間,並啟發同學更多在地關懷及全球視野。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演講紀錄】陳益源-《金雲翹傳》的影響與「翹傳」現象的省思


《金雲翹傳》的影響與「翹傳」現象的省思

陳益源先生2014年12月11日東華大學演講紀錄

陳益源教授





本次活動請到陳益源教授為我們演講《金雲翹傳》的影響與「翹傳現象」的省思。
《金雲翹傳》的故事曾經於明清兩代流行,一直以來她被視為是「才子佳人」小說之一種,才子佳人小說被視為一種類型化的小說,具有一定的公式可循,而《金雲翹傳》故事的開始和結束正符合這套公式,陳教授說:「歷來的小說文獻書目或小說的評論者,將他歸為才子佳人小說,但是這對金雲翹傳來說不公平,雖有才子佳人小說公式化的外衣,仔細看了之後,細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一般才子佳人小說不同。」因為我們可以看到《金雲翹傳》的女主角王翠翹的成長,她淪落風塵十五年,屢遭挫折卻從不氣餒,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在《紅樓夢》裡看到賈寶玉、林黛玉等人的成長變化。公式化的才子佳人不會成長,但是王翠翹不一樣。

在日本、台灣,都有與《金雲翹傳》故事相關的改寫,高陽即寫過一本五十五萬字的歷史小說叫做《草莽英雄》,王教授經閱讀後認為,高陽並未閱讀過《金雲翹傳》,而是從短篇的筆記小說中,王翠翹與海盜徐海的事蹟改寫而成。

《金雲翹傳》最大的影響在南方的另一國度──越南。《金雲翹傳》在越南有時被簡稱為「翹傳」,或簡稱為「翹」。陳教授說:「你很難想像有一本中國小說,曾經在中國也流行過,不管是被其他的小說選集所選入改編,或者,被其他的劇作家,一而再、再而三的試著搬上舞台,所以有一定程度的流傳,但是到了現在,翻開文學史卻看不到他的蹤跡。當我們忘記的時候,越南人好幾個世代,過去從口耳相傳中得知,現在從課本中知道,他們所知道的故事背景橋段,都忠實於中國的《金雲翹傳》這本小說,他經過越南著名的詩人阮攸加以改編並且獲得成功。」

越南交換生與陳教授交換想法
陳益源教授早年出版了《王翠翹故事研究》一書,並且翻譯成越南文。陳教授也驕傲地說:「在越南出版和翹有關的研究,一個外國人,在越南用越文出版翹的研究,有點像是外國人在中國或台灣,出版《紅樓夢》相關研究一樣。越南翹傳專家太多了,就好像中國很多紅學家一樣。越南版的翹傳作者或作品,越南人耳熟能詳。」
越南《金雲翹傳》的作者──阮攸,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越南最重要的作家。陳教授特別強調:「不要以為那個《金雲翹傳》是中國的《金雲翹傳》,那個《金雲翹傳》是阮攸成功改編自小說的喃歌作品。用越南文字喃字書寫的。如果只能挑一部越南作品列入世界經典,大概就會是阮攸的《金雲翹傳》。」

陳教授轉頭望向此次演講的海報說道:「海報上放的圖案是胡琴,這是忠於原著的,小說中王翠翹是擅彈胡琴的。他們(案:指越南)並沒有去改動金雲翹傳原始的時空背景和大致的情節敘事,阮攸成功把小說變成詩歌,但是他沒有改變王翠翹的身分,沒有去移動他的時間空間。我一開始不能理解,到後來蠻欽佩他們可以接受這樣一個外國女孩的故事。中國小說如何進入到越南人的心靈裡面,幾乎將他當成越南人一樣的接受他。」

陳教授提到,在越南,翹傳是一代傳一代,不論是搖籃曲或情書,甚至是戰爭時期給將士的文告都引用了翹傳。陳教授也提到許多他在越南採集資料時,翹傳如何深入民眾生活的各種故事。

陳教授說道:「在中國或台灣,絕大多數的老百姓心裡頭沒有一部經典,我說的不是信仰,是生活之中的經典。《金雲翹傳》這樣一本書,能夠讓一個中國姑娘,走進外國民族的生命裡面,讓外國人打從心裡面喜歡他,不是一個人,是幾個世代的人,共同喜歡王翠翹。雖然他們知道那是一個中國姑娘,但是經過詩人改編之後,他們沒有想到越南語言可以那麼美,可以隱含那麼多深奧微妙的意涵,因為詩人的成功創作,他們提升了民族語言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假如有人可以用台語創造出一本經典作品,使得大家閱讀這本台灣文學作品,可以感受到台灣語言的美麗深奧維妙,使得台語再也不是一般認知的粗鄙粗俗,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一位經典的創作者,可以給民族帶來很大的自豪。阮攸用精練的文筆,和富有音樂特性的詩句,提昇了越南語言。一個詩人可以為民族做出這樣的貢獻,不是其他的革命家事業家做得到的。」

演講現場參與踴躍
《金雲翹傳》在越南成為經典後,又以不同的方式回到中國的土地上。陳教授提到他求學時期協助陳慶浩老師做民間文學故事的蒐集整理工作,正好分配到廣西和台灣的部分,從中見到了一則紀錄,由李向陽所採錄得廣西京族民間故事,題為「金仲與阿翹」,和《金雲翹傳》的男主角「金重」是同音。李向陽所採集的民間故事有四千字之多,一般的民間故事都極短,長篇故事背後多有完整的文本作為支撐。陳教授認為這是《金雲翹傳》的民間流傳版本之一。

然而,由李向陽所採錄的「金仲與阿翹」的故事,是由三人所講述的同一故事,記錄在一起,三人所說各有不同卻沒有分開紀錄,使得故事的樣貌模糊不清。這個疑問一直存在陳教授心中,直到一九九九年,距離「金仲與阿翹」的故事被採集已經過了十五年,陳教授受邀至廣西,才終於有機會至紀載中的廣西防城縣一探究竟。
陳教授用他高超的說故事技巧,講述了尋訪阮文龍、蘇維光、裴永彬三位老人的曲折的經過,最終甚至聽到了防城縣的京族老人演唱三千兩百五十四句的全本阮攸《金雲翹傳》。



最後陳教授總結道:「我真想告訴大家,金雲翹傳,確實,是一部經典。但是他不是天生的經典,他是經過外國偉大詩人的成功改造之後,才發揮他經典的價值。回過頭來我們也要思考,為什麼我們沒有讓金雲翹傳小說成為經典,反而是外國詩人讓他轉化成為經典。我們重新來閱讀的時候,他在中國通俗文學作品當中能不能重新獲得經典的地位?為什麼越南改編以後是世界經典,翻譯成十幾國的文字,翻譯的是阮攸的《金雲翹傳》,同一個故事,文體不一樣。面對這樣的「翹傳現象」,牆裡開花牆外香,是中國文學作品,但是在國外發現他的價值,這樣的現象,是因為我們對經典的輕忽,還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把原本可以做為經典的東西這樣錯過?我以前研究的《剪燈新話》也是這樣,在明初盛極一時,是什麼讓外國人眼中的經典,和我們眼中的經典,這之間產生了落差,又是誰在創造經典?經典需要不斷被提起,否則他絕對不可能維持經典的地位。如果從現在開始認為紅樓夢研究已經夠了,大家再也不談紅樓夢,總有一天他也會失去經典的位置。金雲翹傳就是太不被提起了。我們要感謝越南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喚起他經典的地位。」

陳益源教授(右)與主持人吳儀鳳教授(左一)、本校彭衍倫教授(左二)合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