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經典研讀計畫設立要旨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有鑑於經典研讀」在人文領域之重要與不可或缺性已愈獲重視,並期盼以經典教學來重振大學教育之人文精神、拓展多元文化之共識,近年來多致力於人文經典研讀」工作的推展。特於102學年度吳冠宏教授所主持之「言志與抒情的交響」經典研讀課程計畫既有之穩固根基上,由劉惠萍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以「話語的流動」為主題,整合該系史籍與通俗文學等領域之師資,通過103年度「教育部人文藝術及社會學科經典研讀課程計畫」補助。

  課程研讀計畫大致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研讀能力之奠基」,主要先透過吳儀鳳教授於大學部一年級所講授之「俗文學概論」課程作概念奠基;第二階段則為「經典內涵之深究」,更進一步透過分由魏慈德教授、賴芳伶教授大學部二、三年級所開設之「史記」「紅樓夢」二課程,以兩部中國古代正史、小說的經典、顛峰之作,提取中國古代經典「話語流動」的特徵;第三層為「經典意義的延展」,則由王文進教授、劉惠萍教授分於碩、博士班講授之「三國學專題」「神話學研究」、「中國神話研究」三門課程,引領研究生探析、推衍中國古代經典「口傳/正史/小說」、「想像/紀實/虛構」之對話、互文現象。並將依照各課程之不同,邀請對經典具有精深學養之專家學者蒞校演講。希望能藉由課程的執行與相關學術活動之推動,拓傳統中國語文學研究的空間,並啟發同學更多在地關懷及全球視野。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演講紀錄】楊儒賓-道家之前的莊子


道家之前的莊子

楊儒賓先生2014年10月14日東華大學演講紀錄

楊儒賓教授




  此次講題為「道家之前的莊子」,是講者楊儒賓教授新書《儒門內的莊子》中的導論部分。關於這樣一個翻轉既有思想史印象(即屬於「道家」的莊子)的研究,楊儒賓教授打趣的說道:「這樣的題目,基本上是個歡樂的文章,因為跟人家過不去!」所謂「道家之前」,即漢代諸多學者,如司馬談〈論六家要旨〉等,提出「道家」一詞之前的莊子。楊儒賓教授提到,先秦時期,除了儒、墨二家,並無道家之「名」,那麼也可能沒有道家之「實」。回到先秦,儒家和墨家的分派有其規律,其中必有一個宗師,有其經典,以及明確的教義,多少具備同一學派的集體意識,而其他的思想家,都屬於「諸子」,所謂「百家」都是漢代以後才成立的。

  楊儒賓教授說:「我們不一定要按照漢代以後的觀點來了解莊子,我們可以回到漢代之前,去了解莊子到底在想什麼東西,他的思想可以把他歸類在哪裡。」在莊子和儒家的關係上,楊儒賓教授提到,明朝末年王夫之、方以智便已述及。在明代,有所謂「三家匯流」的說法,因此,在這個時期,以莊子在中國思想、文學上的影響力,本被歸類為「道家」的莊子,和「儒家」結合,也並沒有奇特之處。那麼王夫之這樣徹底的儒家教義者及民族主義者,為什麼選擇莊子,為什麼認為莊子和儒家關係特別密切?楊儒賓教授認為,王夫之、方以智對莊子的理解非常深刻,王夫之花了很多的時間談莊子,將王夫之所註莊子同其他代表註比較,其中論證幾乎相同。楊教授說道:「他對《莊子》注釋的密度,我認為更密集。王夫之,絕對不是你可以輕視的一個人,其中有強大的洞見。王夫之、方以智,當時註解莊子並非閒來無事,也不是為了升等或寫博士論文。王夫之、方以智認為心學、佛教的發展有其弊病,這種唯心論帶來的對氣、對世界的忽視,藉由莊子可以找到對治的方法。」

  楊儒賓教授認為,儒家一向注重文化意識,文化意識、倫理意識本來就是儒家的核心關懷,談到徹底的真常唯心,文化本體就會被擺在一邊,但回頭看莊子,他談到技術層面,如庖丁解牛,文化本體正蘊涵在這些實際的技術層面上。過往對莊子的刻板印象中,只見到莊子對語言的忽視和不信任,談「無言之境」與「卮言」,然而莊子實際上也影響了詩歌、藝術等等。莊子可以和禪宗結盟,也可以和藝術結盟、文學史上眾多詩論、書論藉莊子理論言說,這種對語言、技術的肯定,是文化世界不能忽略的一個向度。王夫之、方以智所面對的問題,和當代面對的一樣。新儒家哲學仍然是很強的唯心論傳統,然而談儒家的價值,牟宗三已經到了高峰,底下應該有新的談法。哲學應該與當代有對話。

  緊接接著楊儒賓教授回到主軸之上,首先面對道的問題是:「有什麼資格說道家和儒家的關係?」莊子既沒有說自己是道家,也沒有說自己是儒家。那該怎麼解釋莊子是儒家?這個問題必須從《莊子》內部找尋答案。而這又引出了《莊子》的成書問題,楊儒賓教授認為,讀先秦著作,以「書」為單位比起以「作者」為單位來得恰當,《荀子》、《墨子》、《莊子》這些書較有體系,但是如《管子》則結構鬆散,比較像是叢書的形式。

  其次,楊教授認為,談《莊子》必須從「天下篇」作為切入點,因為「天下篇」應為莊子成書時才形成的總結。在天下篇之中對當時諸子百家做了總介紹,中國古代確有不少這類的文章,如《荀子》,〈論六家要旨〉、《漢書‧藝文志》等等,當學術發展到成熟階段,自然而然地會有人為前代學術做出分類或是價值高低的安排,如佛教的「判教」即是一例,楊儒賓教授認為,在思想史中能夠與判教的理論層次相比的,只有《莊子》「天下篇」。

  天下篇非從傳記式視角來安排諸子百家,而是從客觀的角度,正是在這一點上與判教同樣具有理論的高度。《莊子》談到當時天下的學術,整個人間文化乃至學術的發展都歸於「太一」,由這個道逐步發展出來。學派它體現、了解、彰顯「道」的價值越低,地位就越低。先秦百家皆認為自己著作最好,莊子為他們做安排,必須提出自己的價值判准。莊子很明確的說:朗現道,是道與人的主體性結合的越密切,價值就越高。世界的本質,與人的本性之間的關係。這也是後來所謂「天道性命相貫通」。

  楊儒賓教授認為,《老子》承認世界的存在但是不承認世界有其獨立意義,《老子》的世界永遠只活在「小國寡民」之中,在那底下不能談創造。然而《莊子》是一個動態的哲學,所謂氣化流行,和儒家肯定世界是比較接近的。從哲學的本源來看,《莊子》確實和《易經》、《中庸》的本體宇宙論接近。此外,「天下篇」談天下諸子百家,卻不談孟子、孔子,這是一個最大的謎題。一直有人認為,天下篇談的「古之至人」就是孔子,雖然沒有絕對的證據,但恐怕有些道理。
楊儒教授也指出,在《莊子》內七篇中出現最多的人物便是孔子,藉此證明莊子與儒家之間的連結。「假托」具有公信力的孔子以寄其言並沒有錯,然而《莊子》書中出現的頻率太高,楊教授認為這樣的現象不會只是「寓言」,否則可以假託者那麼多,非用孔子不可,並非偶然。

演講現場剪影
  楊儒賓教授又從地緣關係上佐證孔子與莊子之間的緊密關係。孔子的太太是宋國人,孔子的祖先在宋國為官,子思又長於宋國,又有說法提到《詩經‧商頌》與孔子或孔子的祖先有關連。又,在《莊子》中有許多東方海邊的神話,除了《莊子》以外,先秦諸子幾乎沒有提及海洋。在傅斯年、張光直的考古研究中,認為商文化起源於東北海濱,而莊子故鄉宋國,即商人的後代屬地,否則我們將很難想像,莊子身處中原地帶,何來諸多海洋主題的神話,這些海洋神話的由來,最大的可能性即殷商文化的傳統,從遠古進入中原。而我們知道,孔子臨死之前做的夢都還是按照殷商習俗,殷商的血液在他身上非常深沉,因此從海洋神話中可以找到孔子與莊子之間的聯繫。

  然而,文化風土方面仍屬於外延的證據,楊儒賓教授又從神話的本體論方面證明。莊子常用「古之道」一詞,其實是一種普遍性的現象,在基督教、印度、希臘,這代表一種獨特的思考方式,即永恆回歸的神話,對上古人而言,神話代表著言行,所有世界都是神話創造的世界,神話的故事會被視為原型,這是普遍性的現象。最重要的原型就是宇宙的開闢,所有的文化活動都要建立在宇宙創造的神話上,宇宙開闢就是本體論、宇宙論的第一因,哲學思想都是從神話轉變過來的。中國最重要的兩則渾沌創世神話,正好都在《莊子》一書之中。《莊子》對於文明的分化、整全被破壞,確實有深刻的批判,所謂「道術為天下裂」即是。然而,莊子不僅停留在老子「與道同體」的層面,相較於老子更為積極。楊儒賓教授說道:「可是道術能不能不為天下裂呢,渾沌能不能永遠保持在渾沌呢,樂園能不能永遠保持在樂園?樂園後一定有失樂園,亞當犯罪是必然的。在沒有驅逐伊甸園之前,就是活在渾沌之中,在那之中並不能真正成為人。」真正的渾沌是要走出渾沌而不會走出「一」,就是那個具體的一要在分化的氣裡面展現出來。

會後李秀華老師(由左起)、吳冠宏老師、劉惠萍老師與楊儒賓教授合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