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經典研讀計畫設立要旨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有鑑於經典研讀」在人文領域之重要與不可或缺性已愈獲重視,並期盼以經典教學來重振大學教育之人文精神、拓展多元文化之共識,近年來多致力於人文經典研讀」工作的推展。特於102學年度吳冠宏教授所主持之「言志與抒情的交響」經典研讀課程計畫既有之穩固根基上,由劉惠萍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以「話語的流動」為主題,整合該系史籍與通俗文學等領域之師資,通過103年度「教育部人文藝術及社會學科經典研讀課程計畫」補助。

  課程研讀計畫大致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研讀能力之奠基」,主要先透過吳儀鳳教授於大學部一年級所講授之「俗文學概論」課程作概念奠基;第二階段則為「經典內涵之深究」,更進一步透過分由魏慈德教授、賴芳伶教授大學部二、三年級所開設之「史記」「紅樓夢」二課程,以兩部中國古代正史、小說的經典、顛峰之作,提取中國古代經典「話語流動」的特徵;第三層為「經典意義的延展」,則由王文進教授、劉惠萍教授分於碩、博士班講授之「三國學專題」「神話學研究」、「中國神話研究」三門課程,引領研究生探析、推衍中國古代經典「口傳/正史/小說」、「想像/紀實/虛構」之對話、互文現象。並將依照各課程之不同,邀請對經典具有精深學養之專家學者蒞校演講。希望能藉由課程的執行與相關學術活動之推動,拓傳統中國語文學研究的空間,並啟發同學更多在地關懷及全球視野。

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講座公告】12/16小說校注的小事實務


中國語文學系【經典研讀系列講座】


演講者:徐秀榮先生
 現職:里仁書局發行人兼總編輯
 專長:文學古籍之校注
經歷:臺灣建築徵信雜誌社執行副社長、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評鑑委員、
   多所大學院系課程委員
簡介:
徐秀榮,筆名少知,擔任里仁書局總編輯三十六年。參與了里仁書局大部分著作的編校工作,累積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豐富的文史知識,並擁有為數甚夥的藏書。其一生精力所萃,一在印書,一在編書。曾對校過李卓吾評本《西遊記校注》、編注過《儒林外史新注》、《老殘遊記新注》等等,暢銷海內外,亦頗受學界讚賞。目前剛完成《紅樓夢》全本新注的工作。北京大學龔鵬程教授說:「他雖以替學界服務的角色,謙遜地工作著,但誰都敬畏他的學問,誰也不敢說他只是一介商人。」
徐秀榮還以他的專業,受聘擔任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評鑑委員,並多所大學院、系課程委員。
 

【講座公告】12/17 中國天地分離神話新探


中國語文學系【經典研讀系列講座】
演講者:徐志平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現職: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
專長:古典小說、現代小說
專著:《晚明話本小說石點頭研究》、《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研究》、《五色石主人小說研究》、《文學概論》等

【講座公告】12/23 假借與形聲字的誕生




中國語文學系【經典研讀系列講座】

演講者:邱德修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國家文學博士
現職:靜宜大學兼任教授
專長: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左傳、禮俗、三禮
專著:。《上博楚簡(一)(二)字詞解詁》、《上博楚簡〈容成氏〉注譯考證》、《學庸釋義》、《殷契粹編考譯》(二冊)、《文史叢考》、《觀堂聲韻學考述》、《商周金文集成》(十冊)、《商周金文集成釋文稿》(五冊)、《商周金文新收編》(三冊)、《丁丑劫餘印存釋文》(二冊)、《國語活用辭典》、《文字學新探》、《新訓詁學》、《方孝儒》、《錢的故事》、《魏石經古文釋形考述》、《說文解字古文釋形考述》等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演講紀錄】從古冊走出來的戲劇人物──以歌仔戲《李娃傳》與《長生殿》為例



敘事傳統──從古冊走出來的戲劇人物──以歌仔戲《李娃傳》與《長生殿》為例

 劉南芳先生2014年東華大學演講紀錄

劉南芳教授

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演講紀錄】遊僧與藝能——文學與藝能表演間的話語流動

遊僧與藝能──文學與藝能表演間的話語流動

 荒見泰史先生2014年東華大學演講紀錄

荒見泰史教授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演講紀錄】圖騰理論的運用與神話詮釋──以感生神話與變形神話為例

圖騰理論的運用與神話詮釋

──以感生神話與變形神話為例

鍾宗憲先生2014年東華大學演講紀錄



鍾宗憲教授

  此次活動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講者講述山海經的敘事結構以及其神話性質,而後再從圖騰理論作為切入點,尋找山海經當中具備某些被認為是圖騰的記載,藉由圖騰理論的釐定,以及使用方式的確認,與山海經當中被認為是圖騰記載的部份兩相比對,確定這樣的記錄,能否看成是某種圖騰部族存在以及使用圖騰的紀錄。事實上,圖騰理論進入民國以後,有識學者莫不從古代的經典當中尋找堪當作是圖騰的材料來與西方圖騰理論進行對話,然而這樣的嘗試是否是成功的嘗試,現在的學者可以從累積下來的學術成果以及逐步比對當中顯豁出來的學術判準來加以衡定。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演講紀錄】談《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力與命:「演義」觀點

談《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力與命:演義觀點

李志宏先生2014年東華大學演講紀錄

  此次活動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講者從解釋題旨開始,說明之所以再討論三國這樣一個主題的時候,將題目設定成如此,其背後的涵義所在。第二部分是在演講者進行完主要的說解之後,由社群當中的老師進行說解,提示演講核心重點,並且由台下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彼此討論。也希望透過互動與回饋,確認演講能夠在經典閱讀活動中所帶進來的效益以及教學層面的實質意義。

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演講紀錄】白居易詩的敘事方法:基於文學觀與情感傾向的考察

白居易詩的敘事方法:基於文學觀與情感傾向的考察

 羅時進先生2014年東華大學演講紀錄


     羅時進先生為研究唐代詩歌文化以及清代詩歌的專家,曾長期浸淫在清代詩歌的研究材料當中。透過清代文人對唐代的推崇,羅時進先生發現清代文人活動中表現出對唐代文化現象的崇敬,與一般文學史上唐代所給予讀者的印象頗具差異。由這樣的差異當成考察唐代詩歌文化的出發點,羅時進先生抉發出相當獨特的白居易研究主題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