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力與命:演義觀點
李志宏先生2014年東華大學演講紀錄
不論是「四大奇書」、「敘事學」都是在古典小說研究領域當中熱門的話題,此次演講者的學術專長著重在敘事小說 敘事理論、批評
以及明清四大奇書的研究成果等,對於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說也有相當的研究,相信對此次經典研讀的社群核心能夠帶來教學上相當的助益。再者,透過演講者的演講所提示,同學們也可以在經典閱讀的同時,透過不同研究者的關懷,再次釐清經典的核心、研讀方法,以及當代的學術視野所在。
演義這樣的詞彙,在過去往往被解讀是歷史小說所專門獨享的一個詞語,也就是在歷史小說的眼光之下來衡定演義兩字的價值,並以此展開討論。然而演講者經過長期的文獻疏理以後發現,演義於小說之間的關係,其實並不專指涉以三國演義為代表的歷史小說流派的作品,而是宋元以來透過說書藝術發展,創作者將口頭的創作,經過文人再次藝術化的整理形成書面的作品。讀者們其實可以使用用演義的觀念,來思考這些通俗作品的內容。在這樣的視野之下,演義的指涉範圍可以擴大,進一步泛指通俗小說。而通俗小說除了長篇小說以外,甚至短篇小說也納入演義的概念來理解。
同學專心聽講 |
三國時代的故事,在陳壽以及三國魏晉以來的歷史家站在自身的立場各自書寫以來,本來就呈現多元的面貌,即使是同樣的一段歷史,不同國家的史家在撰作之上也會有自己的側重與偏好。在裴松之的集注之後,這樣的現象更加顯題化。小說家、話本寫者、口頭表演者針對這樣的不定性的文本在加以演繹,只會使得這樣的情形更為複雜。在羅貫中的版本出現以後,三國的故事,漸漸有了某種沈澱出來的型態。然而,一樣歷史,兩種演義,羅貫中與毛宗崗毛綸父子針對這樣一個逐漸沈澱凝定的文本來源,在書寫、改寫上,其實又有自己身為執筆者獨特的關懷,三國文本的歷史雖一,羅氏與毛氏的改寫卻有各自的側重,這種側重顯現出來的差異,就可以用演義小說的觀念來加以理解。其實除了「三國」的話本、小說形成的「文本」以外,「金瓶梅詞話」與「崇禎本金瓶梅」也是一樣的問題,兩個版本同樣擁有某個指涉的「文本」範圍,但是執筆者「演義」所側重的重點卻不一樣。
研究者若試圖考察小說演變的過程,必將發現在版本與版本之間,經過重新處理與細節調整以後,雖然指涉上有所交集,但其實所形成的不同作品彼此之間所要表達的思想與呈現的主題已經頗不相同。使用演義的觀念來分析這種前後時期的版本,就會發現不只是更藝術化精緻化的問題而已。事實上,在研究的過程中,「演義」的觀念帶來了許多新的啟發。其實古代作家在重新編寫文本的過程
中,不只是複製形式、修飾情節,或謹只是將文字更加藝術化而已;而是在創作的過程當中漸次鎔鑄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斷,逐步形成嶄新的不同文本。
因此在這樣的觀點之下,讀者必須留意到,明代嘉靖本三國志同俗演義與毛本三國演義不可簡單當成同一本子來處理。現代談起「三國演義」,多半根據毛宗崗本三國演義,雖然表面上有提到羅貫中,實際上卻不提更早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當成文本,而直接用毛本來談,這樣的討論方式無疑混淆了兩個版本之間的重大差異,而且這種混淆更消泯了兩個文本作者的各自用心,唯有透過兩個版本的差異比較,方能對照出不同文本作者撰作的用心與側重所在。
李志宏教授與王文進教授合影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