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經典研讀計畫設立要旨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有鑑於經典研讀」在人文領域之重要與不可或缺性已愈獲重視,並期盼以經典教學來重振大學教育之人文精神、拓展多元文化之共識,近年來多致力於人文經典研讀」工作的推展。特於102學年度吳冠宏教授所主持之「言志與抒情的交響」經典研讀課程計畫既有之穩固根基上,由劉惠萍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以「話語的流動」為主題,整合該系史籍與通俗文學等領域之師資,通過103年度「教育部人文藝術及社會學科經典研讀課程計畫」補助。

  課程研讀計畫大致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研讀能力之奠基」,主要先透過吳儀鳳教授於大學部一年級所講授之「俗文學概論」課程作概念奠基;第二階段則為「經典內涵之深究」,更進一步透過分由魏慈德教授、賴芳伶教授大學部二、三年級所開設之「史記」「紅樓夢」二課程,以兩部中國古代正史、小說的經典、顛峰之作,提取中國古代經典「話語流動」的特徵;第三層為「經典意義的延展」,則由王文進教授、劉惠萍教授分於碩、博士班講授之「三國學專題」「神話學研究」、「中國神話研究」三門課程,引領研究生探析、推衍中國古代經典「口傳/正史/小說」、「想像/紀實/虛構」之對話、互文現象。並將依照各課程之不同,邀請對經典具有精深學養之專家學者蒞校演講。希望能藉由課程的執行與相關學術活動之推動,拓傳統中國語文學研究的空間,並啟發同學更多在地關懷及全球視野。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演講紀錄】談《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力與命:「演義」觀點

談《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力與命:演義觀點

李志宏先生2014年東華大學演講紀錄

  此次活動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講者從解釋題旨開始,說明之所以再討論三國這樣一個主題的時候,將題目設定成如此,其背後的涵義所在。第二部分是在演講者進行完主要的說解之後,由社群當中的老師進行說解,提示演講核心重點,並且由台下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彼此討論。也希望透過互動與回饋,確認演講能夠在經典閱讀活動中所帶進來的效益以及教學層面的實質意義。


    不論是「四大奇書」、「敘事學」都是在古典小說研究領域當中熱門的話題,此次演講者的學術專長著重在敘事小說 敘事理論、批評 以及明清四大奇書的研究成果等,對於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說也有相當的研究,相信對此次經典研讀的社群核心能夠帶來教學上相當的助益。再者,透過演講者的演講所提示,同學們也可以在經典閱讀的同時,透過不同研究者的關懷,再次釐清經典的核心、研讀方法,以及當代的學術視野所在。

    演義這樣的詞彙,在過去往往被解讀是歷史小說所專門獨享的一個詞語,也就是在歷史小說的眼光之下來衡定演義兩字的價值,並以此展開討論。然而演講者經過長期的文獻疏理以後發現,演義於小說之間的關係,其實並不專指涉以三國演義為代表的歷史小說流派的作品,而是宋元以來透過說書藝術發展,創作者將口頭的創作,經過文人再次藝術化的整理形成書面的作品。讀者們其實可以使用用演義的觀念,來思考這些通俗作品的內容。在這樣的視野之下,演義的指涉範圍可以擴大,進一步泛指通俗小說。而通俗小說除了長篇小說以外,甚至短篇小說也納入演義的概念來理解。

同學專心聽講
  講者藉由這樣的前提理解,進而重新帶領學生理解「演義」此一概念與通俗小說這種文本指涉彼此之間的聯繫,透過這樣的理解,我們也可以思考長篇通俗演義、短篇通俗演義,分明共用一文體概念,又何以有不同的文類表現,演義觀點,或許能夠藉此尋求解答。目前演講者主要研究對象是針對「話本」與「演義」 進行後續研究。過去關於短篇通俗小說,以前多半用「話本」概念來處理,其實長篇演義也有屬於自己的話本。例如馮夢龍三言二拍的話本,用演義的概念加以梳理,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成果。於是,在演義的觀念逐漸明晰確立以後,對於明中葉通俗小說的發展,確實有助於研究者進行文體的重新界定。而關於通俗小說在長篇與短篇之間風格以及觀念之上的差異,都可以透過演義觀點衍生而來的解讀再加以確認之。

  三國時代的故事,在陳壽以及三國魏晉以來的歷史家站在自身的立場各自書寫以來,本來就呈現多元的面貌,即使是同樣的一段歷史,不同國家的史家在撰作之上也會有自己的側重與偏好。在裴松之的集注之後,這樣的現象更加顯題化。小說家、話本寫者、口頭表演者針對這樣的不定性的文本在加以演繹,只會使得這樣的情形更為複雜。在羅貫中的版本出現以後,三國的故事,漸漸有了某種沈澱出來的型態。然而,一樣歷史,兩種演義,羅貫中與毛宗崗毛綸父子針對這樣一個逐漸沈澱凝定的文本來源,在書寫、改寫上,其實又有自己身為執筆者獨特的關懷,三國文本的歷史雖一,羅氏與毛氏的改寫卻有各自的側重,這種側重顯現出來的差異,就可以用演義小說的觀念來加以理解。其實除了「三國」的話本、小說形成的「文本」以外,「金瓶梅詞話」與「崇禎本金瓶梅」也是一樣的問題,兩個版本同樣擁有某個指涉的「文本」範圍,但是執筆者「演義」所側重的重點卻不一樣。

研究者若試圖考察小說演變的過程,必將發現在版本與版本之間,經過重新處理與細節調整以後,雖然指涉上有所交集,但其實所形成的不同作品彼此之間所要表達的思想與呈現的主題已經頗不相同。使用演義的觀念來分析這種前後時期的版本,就會發現不只是更藝術化精緻化的問題而已。事實上,在研究的過程中,「演義」的觀念帶來了許多新的啟發。其實古代作家在重新編寫文本的過程 中,不只是複製形式、修飾情節,或謹只是將文字更加藝術化而已;而是在創作的過程當中漸次鎔鑄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斷,逐步形成嶄新的不同文本。
因此在這樣的觀點之下,讀者必須留意到,明代嘉靖本三國志同俗演義與毛本三國演義不可簡單當成同一本子來處理。現代談起「三國演義」,多半根據毛宗崗本三國演義,雖然表面上有提到羅貫中,實際上卻不提更早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當成文本,而直接用毛本來談,這樣的討論方式無疑混淆了兩個版本之間的重大差異,而且這種混淆更消泯了兩個文本作者的各自用心,唯有透過兩個版本的差異比較,方能對照出不同文本作者撰作的用心與側重所在。

  從出版的方式,就可見到不同版本背後所蘊藏的背景,以及其後透露出的思想歸趨。在進行比較的時候,讀者們不妨思考,嘉靖本與毛本所要表達的東西是否相同呢?事實上,明朝嘉靖壬午年所出版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是出於1522年,這是目前可見的最早版本,根據序言所提,在更早的時候,弘治年間就曾經存在更早版本的三國小說,但是此為目前所不見。嘉靖版本有一特殊之背景,那就是官版,也就是官方出版。在此我們不禁揣測:為何官方會願意出資出版?若是官方願意出版,那又是用何種心態看待這樣的小說,如何看待小說可能帶來的影響呢?官方真的只當成文學小道嗎?或許是因為官方對這個小說有某種思想價值的認同,因此願意這樣的小說傳播。然而這樣由明代官方發行出版的小說,不論是小說,或者其背後的思想可能到清朝就被禁止,因為與清朝統治者的觀念不同。同樣的,在清代的版本──毛本當中,清康熙年間的毛綸毛宗崗,其回目的整理文詞的修飾情節的更動,當中鎔鑄個人的評點,強化自己所想表達的思想,並且利用李卓吾的評本做底本進行評改,刊登以後成為最流行的本子。透過這樣兩種版本的對比以及其傳播生命的差異,讀者們肯定可以發現兩種版本之間的差異性是真實存在的。
李志宏教授與王文進教授合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