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經典研讀計畫設立要旨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有鑑於經典研讀」在人文領域之重要與不可或缺性已愈獲重視,並期盼以經典教學來重振大學教育之人文精神、拓展多元文化之共識,近年來多致力於人文經典研讀」工作的推展。特於102學年度吳冠宏教授所主持之「言志與抒情的交響」經典研讀課程計畫既有之穩固根基上,由劉惠萍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以「話語的流動」為主題,整合該系史籍與通俗文學等領域之師資,通過103年度「教育部人文藝術及社會學科經典研讀課程計畫」補助。

  課程研讀計畫大致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研讀能力之奠基」,主要先透過吳儀鳳教授於大學部一年級所講授之「俗文學概論」課程作概念奠基;第二階段則為「經典內涵之深究」,更進一步透過分由魏慈德教授、賴芳伶教授大學部二、三年級所開設之「史記」「紅樓夢」二課程,以兩部中國古代正史、小說的經典、顛峰之作,提取中國古代經典「話語流動」的特徵;第三層為「經典意義的延展」,則由王文進教授、劉惠萍教授分於碩、博士班講授之「三國學專題」「神話學研究」、「中國神話研究」三門課程,引領研究生探析、推衍中國古代經典「口傳/正史/小說」、「想像/紀實/虛構」之對話、互文現象。並將依照各課程之不同,邀請對經典具有精深學養之專家學者蒞校演講。希望能藉由課程的執行與相關學術活動之推動,拓傳統中國語文學研究的空間,並啟發同學更多在地關懷及全球視野。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經典計畫內容】計畫課程

課程一:俗文學概論
  「俗文學概論」課程將提供學生在大多數雅文學課程外的另一種觀點和材料。當學生多修習經典的必修課程,研讀大量文人詩文作品後,如能有機會再接觸各種「百家之不雅馴之言」,然卻廣泛地流傳在日常庶民生活中的通俗文學作品,包括六朝志怪、筆記文獻、敦煌變文;或是戲曲、小說、說唱曲藝等作品,或又可提供學生看到不一樣的文學史與文學史觀。
正如顧頡剛從對「孟姜女故事」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國古史是由「層累地造成」的一般,本課程希望能透過對民間普遍流傳的各種如牛郎織女、梁祝、白蛇、孟姜女等各主題傳說故事之發展演變脈絡的尋繹與梳理,帶領學生去看到每個故事背後都有它源遠流長的不同樣貌和產生時代背景,以及相同的題材,在俗文學與雅文學之間有著什麼樣的不同?與對話?史傳的文字記載與民間流傳的戲文、小說故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不同?文人社群與民間大眾有著什麼樣不同的思維與興趣?這些問題都將在課堂中引發學生們的思考和討論,並藉此以引領參與同學初步觀察、思考本計畫之主題:「話語的流動」之現象。
    本課程除先對「俗文學」作概論性介紹外,主要以《搜神記》、《幽明錄》等六朝志怪、筆記文獻;敦煌藏經洞出土變文作品,以及元、明雜劇、傳奇;明、清話本、章回小說等通俗文學作品為主。介紹主題包括「牛郎織女」、「孟姜女」、「梁祝」、「白蛇」等中國四大傳說,以及如不斷出現於當代戲劇作品中的「三國」、「包公」傳說故事等。在六朝志怪、筆記小說的部分,主要選讀王根林等校點的《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一書;敦煌變文的部分則主要使用潘重規編著之《敦煌變文集新書》;元、明雜劇、傳奇則主要選讀曾永義等選注之《戲曲選粹》。由於相關主題記載、涉及的材料十分豐富,故同時將輔以如《詩經》、《左傳》、《列女傳》等經史典籍,以及如《古今小說》、《三言二拍》、《龍圖公案》、《三俠五義》等話本、章回小說作品。希望能透過「主題學」研究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如何蒐集和觀察一個故事的演變、發展,並對其間的變化尋找出原因和規律。相信對學生的學術能力、思辨能力都將能達到一定的基礎訓練。
  課程二:史記
  本課程主要以說明司馬遷其人及其相關事蹟,以及《史記》篇章的研讀為主。前者以〈太史公自序〉和〈報任安書〉為主;後者則以本紀為主,旁及本紀中所記載內容與分列於他傳者,其中包括研讀(周本紀)時並見〈天官書〉、〈吳太伯世家〉、〈齊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及〈伯夷列傳〉等,並與《尚書.周書》、《詩經.周頌》及〈大、小雅〉、《逸周書》等內容。
    相關研讀篇章主要以日人瀧川龜太郎所著《史記會注考證》為本,並參考其他注疏與研究成果。  《史記》版本眾多,現存最早的版本為南北朝時期的抄本殘卷,最早的刻本則為北宋時期的《史記集解》單刻本,南宋黃善夫的刊本為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而日本學者瀧川先生的《史記會注考証》一書,其內容除對當時日本流傳的中國宋代以前《史記》各種鈔本殘卷進行校勘外,在注解方面更廣泛蒐羅大量日本研究成果,引錄三家注以來有關的中日典籍約120多種,別擇綴輯於注文中,時加審辨說明,將一千二百多年來的諸家眾說,以事串聯,較為系統地加以介紹,可謂大大簡省了研讀者蒐檢群書之勞,為研究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該書書末並附有作者所撰〈史記總論〉,較全面性地論述了司馬遷與《史記》作書資料、體例、演變、版本等過程,使得此書成為研究《史記》的經典權威之作。雖然,或有一些學者對於此書的考證有些批評,魯實先先生亦曾著書指出他作品中的謬誤與不足,然由於其內容、資料齊備,且可培養學生細讀原典暨三家注之耐心,故多為國內各大專院校中文系選為「史記」課程之重要教材。而日人水澤利忠為了彌補《史記會注考證》的某些不足,又編撰了《史記會注考證校補》()()一書,對《考證》輯錄的《正義》佚文注明出處並增補,訂正了一些錯誤。另在《史記》的研究方面,從研究史遷的生平,到史遷的史觀,甚至《史記》的內容等各方面,至今都已累積了相當的成果。近年由張大可、安平秋所主編的《史記文獻集成》(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可為代表。
  課程三: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白話小說集大成之作,為融匯雅俗文化之漢文學經典。書中所含納的知識極為豐瞻,舉凡節慶、飲食、服飾等,可稱廣大博物;而所隱喻之哲思情懷亦非常深致,細剖更可得神話學、民俗學、詩學、宗教哲理,故不論中、西學界對於此書皆極為關注,而《紅樓夢》無庸置疑地早已獨立成為一門倍受關注、研究的「紅學」。藉由對原典的研讀,除可領會其中的知識與哲思,認識進而掌握此作之主題思想、人物造象、物質文化、敘事結構及抒情美典等幽邃意涵,更可藉此增拓許多學問的趣味。
    《紅樓夢》原本共120回,現今學界普遍認為通行本前八十回為曹雪芹所作;後四十回不知為何人所作,然民間普遍認為乃高鶚所作;另有一說為高鶚、程偉元二人合作續著。而由於《紅樓夢》流傳至今的抄本眾多,大致可以分為「脂本」和「程本」兩大系統。民國以來,包括周汝昌、俞平伯等前賢學者,皆曾為此書作過校注,直至1982年,馮其庸以「庚辰本」為底本的《紅樓夢》校注排印本問世,由於庚辰本是所有「脂硯齋評點本」中抄得較早;且保存得最為完整的一部,可能是最接近曹雪芹原作的本子,從而使得廣大讀者有了一部更接近曹雪芹原著並詳加校注的《紅樓夢》讀本,此書也受到學術界高度評價,並成為當今最具影響的《紅樓夢》通行本。里仁書局版《紅樓夢校注》同以「庚辰本」為底本,參校其他本子,且在注解部分,除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外,並添加不少新意;凡有歧見的部分,亦同時兼採眾家說法,更對難解的詩詞聯語等做了新繹,是一頗適合初接觸《紅樓夢》的研讀本。
    課程四:三國學專題
    歷來研究三國歷史,不出研究《三國志》、《裴注》等史書的研究,而《三國志通俗演義》因位列說部作品中,一直被排除於三國史研究的範疇之外。然而實際上,《三國志通俗演義》一直影響中國歷代士人,形成了透視三國歷史的盲點。而本課程所謂「三國學」,即是真正全面浸潤在三國歷史相關典籍,包括:陳壽《三國志》、裴松之《三國志注》、乃至於一直為人所忽略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等諸多三國史材料,希望能從微觀且宏觀的角度,從「話語的流動」的視角,進入「三國學」的語脈中進行考察,從而突破歷來研究三國史只停留於外緣歷史背景、體例、字數的研究限制,進一步挖掘出埋藏於三國時代諸多史料底下的史實。
    本課程主要研讀《三國志》及《三國志通俗演義》兩部書。《三國志》是由西晉陳壽所著,至南朝宋時,宋文帝以其書太過簡略,詔令裴松之作注。裴松之作注所根據的史料,可考者多達二百四十餘種,有所謂「繪事以眾色成文,蜜蜂以兼採為味」。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更將其所用方法,分析為六類:「一是引諸家之論,以辯是非;二是參諸家之說,以核偽異;三是傳所有之事,詳其委曲;四是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五是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六是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可見其考證之詳。裴注不僅彌補了《三國志》記載之不足,並為後世三國研究保留了大量的歷史資料。課程中主要採用目前海內外學術界較通行的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二十四史》點校本,書中不僅採新式標點,且書前均有對原書作者、內容結構等作簡要的評述,對研讀學生而言,是較精詳的閱讀文本。至於《三國志通俗演義》的部分,現存最早刊本為明嘉靖年刊刻的「嘉靖本」;此外尚有明代志傳本、明代李卓吾評本、清代李笠翁評本及清代毛宗崗評改本。其中,毛綸、毛宗崗父子的評改本,辨正史事、增刪文字,將羅貫中的原本加以修訂,整理回目,削除論贊,修改詩文,增刪瑣事,改訂文辭,從而形成了今日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毛宗崗的評語雖或有些迂腐之論,然亦有不少獨到見解。而他提出的《三國》之中有大關目、小關目以及前後呼應等有關結構的問題,也在中國小說批評史具有重要的意義。事實上,《三國演義》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除了它本身的魅力外,毛宗崗對《三國演義》的評改也功不可滅。
除了原典外,盛巺昌所作《三國演義補證本》及姚季農主編《三國史論集》、過常寶等所編《名家品三國》、李純蛟《《三國志》研究》、陳翔華《三國志演義縱論》等近人論著,對我們理解三國學的背景、內容與精神,亦有極大助益。
  課程五:中國神話研究
本課程所研讀的經典包括《山海經》如《尚書》、《詩經》、《楚辭》、《左傳》、《國語》,以及《莊子》、《呂氏春秋》、《淮南子》、《論衡》等文獻載籍中的神話材料;而相關神話理論及研究成果則主要研讀Joseph Campbell;李子寧所譯的《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及包括趙沛霖、劉起釪、楊寛、伊藤清司、鍾敬文、烏丙安、王孝廉、鹿憶鹿等諸位學者的研究,部分篇章則已收入馬昌儀先生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上、下)一書。
中國原始神話或由於典籍文獻記載的不足與材料的零散、斷片,或由於神話的歷史化、哲學化及文學化等改易,而使得相關的材料多散佚不存,今僅能於如《山海經》,《尚書》、《詩經》、《楚辭》、《左傳》、《國語》,以及《莊子》、《呂氏春秋》、《淮南子》、《論衡》等文獻載籍中見其零星記載。為有效掌握相關神話材料,並使研讀學生更有系統地瞭解各神話母題之發展脈絡,本課程將同時使用袁珂先生編注之《古神話選釋》一書作為研讀材料。本書從浩繁的典籍中,盡可能摘錄最初出現的神話材料,進行校勘、注釋,再現了質樸自然、瑰麗神奇的中國遠古神話樣貌。
以上多為傳世文獻,然由於如神話、傳說等口傳文學以及民俗、民間信仰的內容,過去多因其「不雅馴」、不合儒家禮教傳統而鮮少為相關傳世文獻所記載,故本課程亦重視田野考察、考古材料以及各民族志、民俗志材料之運用。希望能藉此引領研修學生探討流動且影響黎民庶眾至深且鉅的民間口傳與文化,重構古代口頭傳統。

而由於神話背後往往蘊含著豐富的原始思維、哲學思想,體現與人類社會、文化發展之互動過程,及其與宗教、信仰、儀式之關聯性。故熟悉並運用相關理論與研究成果,將更能開拓學術視野,從而培養宏觀、包容的人文素養。因此,在神話理論方面,主要選讀當代著名神話學大師Joseph Campbell;李子寧所譯《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一書。該書以心理學、靈魂學、宗教哲學、藝術、人類學等各層面多方詮釋世界各地的重要神話,架構出一套跨文化、跨學術的神話體系,希望能藉以培養學生宏觀的學術視野,從事跨科際、跨民族的學術性比對,並對中國傳統文學作綜合性的觀照。至於相關研究成果的部分,主要研讀包括趙沛霖、劉起釪、楊寛、伊藤清司、鍾敬文、烏丙安、王孝廉、鹿憶鹿等諸位學者的研究,部分篇章則已收入馬昌儀先生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上、下)一書。故該書亦為一便捷之主要參考用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